王文君博士《手机成瘾干预》工作坊在合肥成功举办

2024-07-29

为积极响应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,提升心理咨询服务质量,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,2024年7月28日,王文君博士主讲的《手机成瘾干预》工作坊在合肥市成功举办。此次工作坊汇聚了众多家长及资深心理咨询师,共同就青少年手机成瘾的现状、深层心理机制及高效干预策略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,取得了显著的专业成果与社会影响。

11.jpg

培训伊始,王文君博士以“好习惯塑造卓越人生”为切入点,深入阐述了内驱力在习惯养成中的核心地位。她巧妙地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,阐释了从内在意愿到外在行为,再到习惯形成乃至命运转变的深刻逻辑链,激励在场每一位参与者认识到,真正的自律源自内心深处的驱动力,而家庭则是这一驱动力培养的重要场所。王博士进一步强调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既有优点也有待完善之处,家庭应成为接纳不完美、鼓励成长的温暖港湾,父母需以开放、真诚的态度,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与成长引导,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安全感的成长环境。

12.jpg

随后,王博士将焦点对准了手机成瘾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,深刻剖析了家长在应对这一育儿挑战时的复杂心态与关注点。通过展示详实的数据,她揭示了手机依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遍性与严重性,并探讨了手机成瘾的概念,为后续深入探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13.jpg

进入工作坊的核心环节,王博士引领学员们深入探索了青少年手机成瘾背后的心理机制。她首先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解析了青少年大脑发育的独特性,指出该阶段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较强,因此更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。接着,通过对比行为成瘾与物质成瘾,王博士详细阐述了手机依赖的心理学机制,使学员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。

14.jpg

在动机剖析部分,王博士细致分析了孩子们使用手机的多重动机,包括社交需求、娱乐追求及逃避现实等,并揭示了这些动机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。同时,她还探讨了认知偏差(如即时满足偏好)与情绪调节(手机作为情绪避难所)在手机成瘾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,为学员们提供了理解青少年行为模式的独特视角。

15.jpg

针对手机成瘾问题,王博士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。她鼓励家长进行自我反思,审视自身的手机使用习惯,通过树立良好榜样来影响孩子。同时,她强调了情感共鸣的重要性,呼吁家长们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,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,增进相互理解与支持。此外,她还引入了正面管教的理念,强调在干预过程中应秉持理解、共情与积极引导的原则,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。

18.jpg

16.jpg

随着工作坊的圆满结束,参与者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。他们不仅加深了对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的理解,还拓宽了家庭教育、心理咨询等相关领域的视野。认识到青少年手机成瘾是多因素交织的复杂问题后,大家开始超越单一行为的探讨,进行更为全面的反思。我们坚信,在王文君博士及众多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,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将得到更有效的解决,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20.jpg